第六十三章 榫卯(1)

第六十三章 榫卯(1)

?藍桉去大同旅遊,參觀了懸掛在空中1500年不倒的建築——懸空寺。

藍桉剛開始還以為,它靠的是立起來那幾根柱子支撐受力的。

許多遊客也是這樣以為的,然後有人試過用手推這些木柱,它們甚至可以晃動,根不受力。它們的存在只是匠人們想給人視覺上的安全感。

這座像是從懸崖上生長出來的寺廟,之所以能經歷無數次地震卻屹立千年不倒,這其中的關鍵正是榫卯技術的運用。北魏的工匠們不用一顆釘子,純粹利用木頭本身的凹凸關係連接在一起,最終建成了一個穩定性和彈性皆備的建築結構。

這種純天然的工藝,與古人追求的「天人合一」哲學思想高度一致,它讓一件看似沒有生命的建築家居產品具有了靈魂,在看似不刻意的咬合之間,彰顯大道至簡的東方美學。

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和傢具最主要的結構方式。在部件連接處,凸出來的叫榫、凹進去的則是卯。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利用榫卯結構,可以不用一釘一膠,製作出複雜的建築與傢具。

中國榫卯建築的代表:故宮。在597年間經歷了200多場地震,卻能屹立不倒,萬古流長!

近期,英國某電視台推出了一系列中國紀錄片,其中一集《紫禁城的秘密》,揭開了這一偉大建築的奧秘,讓所有的外國觀眾深受震撼。

1976年7月28日,凌晨3點42分,河北唐山發生了7.8級的地震,在短短的23秒內,整座城市被夷為平地。連距離震中150多公里的北京,也陷入一片驚恐之中。但那座經歷過無數兇險的故宮,卻依舊安然無恙,歸於平靜。

為了解開其中的秘密,英國電視台專程跑到北京,在故宮專家的帶領下做了個實驗。

他們按照1:5的比例,建造出一棟紫禁城模型,並對它進行地震模擬實驗。

從一開始的4級、4.5級,再「升級」到5級地震,每次持續30秒的時間。斗拱結構開始受到震動,整個模型都搖晃了起來。

接着開啟7.5級的強度之後,牆面已經搖搖欲墜,承受不住,轟然倒塌。

但是榫卯和斗拱組成的建築結構,在短暫的晃動之後,依然「毫髮無損」。故宮專家和外國木匠理查德目睹了全過程,又將地震的力度加大到9.5級,要知道這種地震強度,相當於炸藥的威力!

10.1級的時候,已經快要坍塌了!但是30秒之後,它依舊穩穩地立在那裏,只是發生了輕微的位置偏移。

理查德看得目瞪口呆,連聲讚歎:太完美了!

故宮在10.1級極具破壞力的地震面前都能安然挺過的秘訣就是斗拱。那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由弓形和方形的木塊組成。

斗拱也屬於榫卯構造方法,不用一個鐵釘,一滴膠水,就能讓木結構之間嚴密扣合,達到「天衣無縫」的程度。

這樣一來,整個建築變得非常穩固,不但能承受來自屋檐的重力,而且因其結構本身鬆動但不散架的特點,避免了建築物倒塌的可能。即使發生了地震,也能消耗地震傳來的能量。

除此之外,故宮不倒的原因還在於充滿玄機的柱子,一般建築的柱子,都是深扎在地基里,一遇到強震就會直接從中折斷。

而紫禁城的柱子,有一定的移動空間,這就避免了因折斷而造成的整棟倒塌,哪怕遇到強烈的震動,只會稍微發生一點位移。

驚詫之餘,理查德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用一個詞來概括:flexibility(柔韌、靈活)。他感慨到:正是這種「柔中帶剛」的特點,造就了紫禁城建成600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迹!

中國的木建築構架一般包括柱、梁、枋、墊板、桁檁(桁架檁條)、斗拱、椽子、望板等基本構件。這些構件相互獨立,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連結起來才能組成房屋。在中國建築中,原則上採取榫卯連接的方式,必要時也會用鐵釘。

中國傢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「榫卯」做法,是傢具造型的主要結構方式。各種榫卯做法不同,應用範圍不同,但它們在每件傢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「關節」作用。

若榫卯使用得當,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,達到「天衣無縫」的程度。它是古代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,工匠手藝的高低,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。

幾十種不同的「榫卯」,按構合作用來歸類,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:

一類主要是作面與面的接合,也可以是兩條邊的拼合,還可以是面與邊的交接構合。如槽口榫、企口榫、燕尾榫、穿帶榫、扎榫等。

另一類是作為「點」的結構方法。主要用於作橫豎材丁字結合,成角結合,交叉結合,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。如格肩榫、雙榫、雙夾榫、勾掛榫、鍥釘榫、半榫、通榫等等。

還有一類是將三個構件組合一起並相互連結的構造方法,這種方法除運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聯合結構外,都是一些更為複雜和特殊的做法。如常見的有托角榫、長短榫、抱肩榫、粽角榫等。

榫卯被稱作紅木傢具的「靈魂」,木構件上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,簡單地咬合,便將木構件結合在一起,由於連接構件的形態不同,由此衍生出千變萬化的組合方式,使紅木傢具達到功能與結構的完美統一。

長短榫是在腿上部鑿出長短不同的兩個榫頭,與面上的卯眼相接,因兩榫頭高低不同,可以使連接更加穩固。

長短榫可以單獨使用,也可以是其他榫卯的一部分,如夾頭榫、抱肩榫、掛榫都會使用長短榫與面連接。長短榫是面板與線材連接中常見的榫卯結構。

楔釘榫是連接弧形材常用的榫卯結構。它把弧形材截割用上下兩片出榫嵌接,榫頭上的小舌入槽,使其不能上下移動。

然後在搭口中部剔鑿方孔,將一枚斷面為方形,一邊稍粗,一邊稍細的楔釘插貫穿過去,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動即可。常見於圈椅的扶手、圓形幾面、圓形拖泥等部位。楔釘榫是常見的線材連接結構。

燕尾榫是一種平板木材的直角連接節點,兩塊平板直角相接,為防止受拉力時脫開,榫頭做成梯台形,故名「燕尾榫」。燕尾榫在木製傢具中十分常見,常見於面板垂直拼接處。

抱肩榫是有束腰結構傢具中常用的榫卯結構之一,在腿足上部承接束腰和牙板的部位,切出45°斜肩,並在斜肩向內鑿出三角形卯眼,相應的牙條亦作45°斜肩,並留出三角形榫頭,兩相扣接,嚴絲合縫。

穿帶在椅子座面等部位常見。將相鄰的薄板開出下大上小的槽口,用推插的方法將兩板拼合,可不使其從橫的方向拉開。

拼合粘牢之後,在其上開一個上小下大的槽口,裏面穿嵌的是一個一面是梯形長榫的木條,即為穿帶,穿帶的梯形長榫一面稍寬一面稍窄,為了使其穿緊,長榫都是從寬的一邊推向窄的一邊。

粽角榫多用於四面平傢具中,常見於三根方材格角結合在一起,形成一個類似粽子角的格角,每個轉角結合都形成六個45°格角斜線。

在製作時,三根料的榫卯比較集中,為了牢固,一方面開長短榫頭,採用避榫製作,另一方面應考慮用料適當粗碩些,以免影響結構的強度。

夾頭榫是連接桌案的腿子、牙邊和角牙的一組榫卯結構,案形結體傢具的腿與面的結合不在四角,而在長邊兩端收進的一些位置,腿足上端開長口,夾住牙條和牙頭,並在上部使用長短榫與案面結合。

傳統榫卯結構技術要求:榫頭厚度小於榫眼寬度,當榫頭厚度大於榫眼寬度時,由於擠壓引起膠液流失從而降低膠合強度,裝配時也容易使榫眼開裂。

榫頭寬度比榫眼長度大0.5-1mm,硬材為0.5mm,軟材為1mm。榫頭長度比榫眼深度小2-3mm並大於榫眼零件厚度的一半。直角榫頭的厚度:單榫接近於方才厚度的0.4-0.5,雙榫的總厚度也需接近此數值。榫頭端頭常做倒角處理以方便插入榫眼。

它的起源比漢字還要早。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,榫卯技術已經出現在原始先民們居住的木結構的房子中。

傳說春秋時代,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,用6根木條製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,叫兒子拆開。兒子忙碌了一夜,終於拆開了。這種玩具後人就稱作魯班鎖,亦稱孔明鎖、別悶棍、六子聯方、莫奈何、難人木等。

在中國古代,只要使用木頭,無論是一棟房屋、一扇門窗或是一件傢具,完全不用金屬釘子,全憑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、左右、粗細斜直連接合理,面面俱到。

其工藝之精確,扣合之嚴密,堪稱天衣無縫。

它廣泛運用於傳統建築中的柱、梁、斗拱等,也應用於傢具的各個關節。

榫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,在工匠的手中與腦海中,經過思索與實踐,彩用了各種特性色彩的木材,產生了不同的形態與結構,它們給了物件色澤與形態上的美。

木材的紋理、色澤,給家居帶來了最天然的裝飾,加之原木的本身魅力,美感自然而生。

榫卯結構種類豐富,它的連接方式的不同,造成了結合處的榫頭形狀、大小、恣態的豐富,連接、咬合、交錯,形成了形態之美。

對美的追求是無止境的,只願做匠人的工匠恐怕不多見了,藝術家才是更有吸引力的頭銜。有時候,只要在一些細節比如榫卯接合處多動動腦筋,或許一件美妙致極的藝術品就此誕生了。

矢澤金太郎就是個例子,他把簡簡單單的燕尾榫稍加修飾,便做成了更有美感的作品:

榫卯在藝術家的眼裏,充滿了魔力。這魔力來源於他們通過榫卯結構構架起的藝術品對思想的藝術闡釋。

藝術的妙處在於表達,它的方式可以天馬行空,可以奇異個性,可以突出激烈,但當你沉醉於視覺之美之時,別忘了它的奧妙在於表達本身。

表達方式的突破與創新表現了形態之美,這是藝術創作才有的手筆。

還有,而這種藝術手筆和表達的最後,是表達的內容和目的。那裏面藏着更深的藝術內涵。所以不要輕看每一件真正的藝術作品。

通過榫卯藝術創作,雕塑家傅中望表達了他對於自身、社會、時代的藝術式思考。

他通過榫卯進行着視覺敘事,不斷反思自己,反思自己與社會的關係。他手筆之下的榫卯帶給人們的是多向度的認知,以想像探討背後的人與人、人與社會的關係,及人在新的社會形態中的處境。

在一些作品中,不管什麼樣子的兩個部分,通過榫卯都成了「合」。榫卯結構不就是一種「合」(「和」)的哲學和美學體現嗎?

榫卯的兩部分,以各自具有個性的形態結合,雖不同,卻那麼牢固,在矛盾與衝突中共存,如同太極的陰陽魚,交合對立、流轉不息。

榫卯又是紐帶,補足裂縫,「化分為合」。

這種「合」的理念再放大些,投放到建築中去,讓形態的「合」通過榫卯的力量展現,又表達出「和」的思想。

所以,榫卯,讓傅中望痴迷了幾十年,也讓許多現代建築師、家居傢具設計師們青睞有加,包括志於復興現代中式風格的大師坊,也不得不為其所傾,將榫卯工藝作為自己作品的重要元素與特點之一。

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。凸出部分叫榫(或榫頭);凹進部分叫卯(或榫眼、榫槽),榫和卯咬合,起到連接作用。

這是中國古代建築、傢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。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,是木件之間多與少、高與低、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,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。

最基本的榫卯結構由兩個構件組成,其中一個的榫頭插入另一個的卯眼中,使兩個構件連接並固定。榫頭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稱為榫舌,其餘部分則稱作榫肩。

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,充滿智慧的華夏先民們就已經發明了榫卯結構,並以此構建家園,從而居木繁衍,開啟了燦爛流長的中華文明。

所以,作為中國木文化起源的榫卯,其歷史遠遠超越了漢字,不僅是中華民族向世界貢獻的第五大發明,更是中華文明與世界交流的最鮮明象徵。

在連綿超過70多個世紀的浩瀚歷史長河中,中國的工匠們經過不斷發展與再次創新,將榫卯工藝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,產生了《木經》、《營造法式》等輝煌巨作。約公元7世紀左右,榫卯技術開始由中國傳入朝鮮、日本和東南亞國家,時至今日還在這些國家的國寶級建築上發揮着核心作用,並深刻影響着他們的建築業、家居業的發展。

此後,榫卯還通過堪稱藝術瑰寶的明清傢具,流傳向了全世界,使得其在西方高端木質傢具上得以運用,為世界人居做出了傑出的貢獻。因此以榫卯為核心的木藝,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中國唯一延續領先的領域。

榫卯技術在宋代達到巔峰,一整棟大型宮殿成千上萬的構件,不靠一枚釘就能緊緊扣在一起,實在非常了不起。

每當榫卯構件受到更大的壓力時,就會變得越牢固。古老的木構建築可以經歷多次地震之後依然安然無恙,除了由於木材的延展力強之外,還有一個個的榫卯在挽手維繫着。

榫卯,是古典傢具之魂,一榫一卯之間,一轉一折之際,凝結著中國幾千年傳統傢具文化的精粹,沉澱著流光迴轉中的經典傢具款式的複合傳承。

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

大時代的夢

···
加入書架
上一章
首頁 其他 大時代的夢
上一章下一章

第六十三章 榫卯(1)

%